睢阳之战经过
睢阳之战经过:唐玄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及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县令姚阎合在一起。
张巡的守军人数不足一千,面对数万叛军的围攻,坚守一年。许远紧急求援,张巡接到文书后火速赶往睢阳,与许远的六千余兵力合并。尽管兵力悬殊,张巡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坚守十六天,擒获六十多敌将,消灭两万人,迫使尹子奇撤退。两个月后,尹子奇增援后再次围城,形势危急。
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
睢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4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1000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
关于睢阳之战的故事,相关史书中也有详细地记载。睢阳之战的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期,当时安禄山的叛军占领河北之后,直接向南进发。在叛军首领的示意下,唐朝叛将令狐潮率领4万名士兵进攻雍丘。真源县县令张巡得知后,立马召集了一千多名士兵率先占领了雍丘。
安徽收麦后可以种植地黄吗
1、不可以的。我是亳州的,对中医药很了解。安徽的土质不行,长的地黄很细,经济价值不高,多次试种都不理想。地黄主产于河南焦作地区的沙土地一带,包括山药也是。
2、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
3、栽种麦茬地黄(晚地黄)的土地,可在夏收之后施足底肥,深耕细耙,平整做畦,然后栽培。
4、首选地黄。地黄产量高。以地黄为育种材料,生产上称之为“种植”。
江苏的戴姓来自哪里,清明宿迁周边旅游
江苏戴姓是于明洪武年间,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于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清代时还有福建戴姓陆续不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姓族人移居海外者。如今,戴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这两省的戴姓人口占到全国汉族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
戴场岛:在距离宿迁市大约四五十公里的位置有一处漂浮在骆马湖水面上的小岛屿,它就是戴场岛,据悉戴场岛最初的面积没有这么大,起初这里是一家姓戴地主家的晒场,后来陆陆续续有人住岛上,不断地从湖底挖泥扩岛,形成如今的规模。
山东滕州微山湖湿地红河旅游景区;瀛台生态温泉度假村滕州连清山景区连清山生态植被龙泉塔刘村万亩梨园6滕国故城7滕州博物馆8墨子国际研究中心9墨子雕像10张骞大遗址11许茂墓园12张旺孔雀园13王嘉祠堂14前山胜境15泾河公园16泉水文化广场17墨子徐州位于江苏省,与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接壤。
刘邦生于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